大跃进发动的准备阶段,毛泽东多次在中央各种会议期间说:“三国的时候,汉中有个张鲁,搞过吃饭不要钱,在饭铺里吃饭,尽肚子吃。他搞了三十年。人们都高兴那个制度,那是种社会主义作风。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制度由来已久了”。在大跃进运动的高潮中,他又说张鲁的吃饭不要钱是“开了我们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的先河。大约有一千六百年的时间了”。
1958年在中央会议的文件上作了几百字的批语,他再次把张鲁的神道治病与人民公社的群众性医疗运动,吃饭不要钱及“置义舍”与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犯法者三原而后刑”的修治道路(犯轻微错误的人修路)。“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祭酒“各领部众”。张鲁的政社合一,劳武结合,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这几条,就是五斗米教的经济,政治纲领。毛泽东的这段批语,是经过反复斟酌的。他用“吃饭不要钱”“政社合一”“劳武结合”之类的现代词汇来诠释《张鲁传》,将汉末的五斗米教与当前的人民公社作了多方面的比较。他将这乌托邦的梦幻想象得完美无瑕,决心将其实现。一时间,全国各报刊大力宣传“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全国各族人民在人民公社的桥梁上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天堂成为了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在大跃进运动中各行各业的报喜,高产卫星不断刷新,中国历来就是时局造英雄,时局造创举。在这大跃进狂热高潮中,政法战线发明的“社队办劳教”也就应运而生,各级领导异口同声地称赞,各种报刊大肆宣传,将社队办劳教赞誉为“消灭犯罪的创举”,是将犯罪消灭在萌芽始发之前的有效手段。1958年3月,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在河南召开了部分省市有关人员参加的“劳动教养工作大跃进会议”。会议决定“社队办劳教是对敌斗争经常性手段之一,对消灭违法犯罪有重要意义”。会议介绍了河南省洛阳专区临汝县,新乡专区孟县,山东省济宁专区汶上县等地开展社队办劳教的做法及取得的效果。会议要求各地进行试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 河南会议后,山东有关部门根据会议要求,选择了聊城专区平原县,夏津县作为社队办劳教的试点。规定劳教时间一般要搞20天,如问题没解决可延长时间。在社队办劳动教养过程中,劳教现场发生打死,打伤人的事件,发生逃跑及追逃劳教人员时开枪击毙人事件。其残暴程度骇人听闻。
当年山东省政法委组织了省司法厅副厅长担任组长的工作组,赴聊城专区平原县,夏津县调查。工作组听取了两县公安局长关于社队办劳教试点的介绍:平原县劳教6千人,夏津县劳教8千人,劳教时间均按规定执行。两县公安局长都对社队办劳教作了充分肯定。认为试点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很成功,效果很明显。他们说:“凡进行劳教的社队,地富反坏老实了,也没有再发生各种违法犯罪,封建迷信不见了。一些四类分子还交出了“变天账”。还“缴获”了许多武器。
工作组在平原县调查了社队办劳教试点的双庙公社的三个大队,在夏津县郑宝屯公社调查了四个大队。先后访问了劳教人员和看押,管理他们的民兵,管教干部,还走访了劳教指挥部的部分工作人员。他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社队办劳教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是:社队办劳教成为干部惩罚群众的手段。对有缺点的群众(如迷信活动等)用劳教的办法解决。对给干部提意见的,也找借口劳教。对四类分子,不论守法和违法,除病老残幼外一律劳教。对打架斗殴,不服从领导,有海外关系的人也都一律劳教。这一特权使社队干部成为农村的土皇帝,拥有对社员生命悠关的绝对大权。
在劳教对象的批准权限上,文件规定由劳教指挥部决定,其实是社队干部说了算。说谁劳教,就谁劳教了,也批准了。没有程序,没有过程。不须备案,社队干部口头说了算。
劳教的手段甚为残酷。凡劳教的人到治河工地劳动。他们在民兵,干部看押,管理下,挖土,挖泥,加深河道。为了免得干部,民兵看押,管理本队的人破不开情面,一律采取甲队的干部,民兵看押管理乙队的劳教人员,乙队的干部,民兵看管甲队的劳教人员的交叉管押办法。劳教人员每昼夜劳动十七八个小时,其余时间是大会,小会坦白检举。劳教指挥部把多年未破的积案公布劳教工地,让每个劳教人员对号挂钩,坦白检举。对一些没有坦白,没有检举的人,抓几个典型,大会小会批斗,反复追逼。有的乱编乱造,屈打成招。有的申辩冤枉,就被扣上“顽固不化”对抗劳教的帽子,五花大绑游劳教工地,然后送劳教指挥部反复审讯,迫使交待解放以后作了多少案。1950年夏津县郑宝屯乡一农民家被盗耕牛一头,8年未破案。此次社队办劳教中就列为应破的积案,在8千人的劳教工地上全面追查。在打骂,追逼之下,劳教人员有80多人招认偷牛。
社队办劳动教养被当作破案手段。在20多天的劳教中,用发动坦白检举的方法,共获得各种违法犯罪材料4万余条,多是互相揭发,互相编造出来的。
劳教工地上,许多劳教人员难忍干部,民兵的折腾,不断发生逃跑事件。民兵在追赶逃跑者时随便开枪,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打伤。还有不少人因劳累过度,饥饿,疾病等原因,已奄奄一息,非正常死亡时有发生。劳教人员中流传着“跑了,跑了,不跑没了”的顺口溜。结束劳教试点时,两个县的劳教工地上,由于各种原因,剩下的人员不足一半,能干活的更少。
工作组长按照“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思路准备了汇报提纲。地委第二书记兼专员赵新亭同志参加了听汇报。工作组长根据“社队办劳动教养是经常性对敌斗争手段之一”的指导思想,先充分肯定社队办劳教取得的巨大成绩,存在的缺点是“一个指头”的问题。
赵新亭专员说:“我亲自去劳教现场看了,那里黑压压的一片人,我问那里的干部,那么多人是做什么的?他们回答是搞社队劳教的。我又问,搞社队劳教怎么还持着枪,又打又骂,还用枪托子捣呢?这不和二鬼子押着老百姓挖壕沟一样么?两个县集中一两万人,活逼着他们每昼夜劳动十七八个小时,还要坦白检举,坦白检举不够“标准”的,大会批,小会斗,又打又骂。有的人被逼的走投无路,上吊自杀。还有民兵在追赶逃跑的劳教人员时,随便开枪,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打伤。人命关天,把这样的严重事件说成是“一个指头”的问题,我不同意这个说法。据地委调查组不完全统计,两个县在社队办劳教中3千多人挨打,其中被打伤1千多人。开枪打死5人,打伤7人,因打致死13人,打后致病死亡5人。劳动教养本来是对那些失足者以挽救教育为目的,而现在搞的社队办劳教成了惩罚群众的手段。不分青红皂白,想劳教谁就劳教谁。“劳教”成了吓唬群众的大棒。有的群众说,“听见劳教就打哆嗦”。管劳教的干部说:“劳教的没好人”,这话很荒谬。有的群众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绝不可对他们劳教。干部也有不同的缺点,是不是也劳教呢?对四类分子,只要他们不违法犯罪,也不能随意劳教。说“社队办劳教是对违法犯罪釜底抽薪,是从根本上消灭犯罪。”此话我不敢相信。消灭犯罪是长期的艰巨任务,搞社队办劳教是消灭不了犯罪的。这种劳教是哪里发明的?有的人脑子发热,乱来,甚至是非颠倒。高唐县一民兵开枪打死偷吃苜蓿草的群众。饥饿争食,何况争的是喂牲畜的草。要处理这个民兵时,县公安局长说:“要保护民兵的积极性”。开枪打死无辜百姓的人,还要受保护?
0 意見:
張貼留言